导师观点:现阶段第二只能参考不能改变,第三到第五应适时做些调整。
引言:中西方文化教育背景和氛围不同,中西方家长、老师对待教育的态度也存在差异。中长大多关注名校排行,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较高的期待和要求,给孩子安排大量课外补习和技能培训。但是在西方人看来,这样很容易造成机械化教育模式,剥夺孩子的天真和创造力。温哥华的Bryan Ide,针对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误区做了几条总结。
Bryan Ide:加拿大资深入学招生导师。毕业于St.George中学、康奈尔大学本科及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。曾任St.George中学入学及奖学金面试官,前BC省康奈尔校友招生委员会主席。
首先要声明的是:我并不是一个家长。不过,作为一个曾经的私校和大学录取面试官及现任招生教育策划师,我在帮助无数家庭挑战高标准的私校和大学入学过程中,发现了不少常见的教育误区。由于工作、家庭生活等多方面压力,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,难免会做一些他们认为正确的举措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家长们避免这些误区。
误区之一:过于关注学校名气
当很多家长和孩子在谈及自己为什么要上某所学校时,大多会说因为“这是好的”或是“名的”。这些名校也确实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形象和名气。但是正如我一直强调的,这个上没有所谓的“好的学校”,只有对自己孩子而言“好的学校”,也就是说,合适自己孩子的学校。
但是,关注学校名气心情,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“好的”学校能够增加找到好工作的机会、赚更多的钱,成为人生赢家。这些都没有错,但并不是真相的全部。能培养出学生的学校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,名校也不会为成功打下包票。我们教育咨询中心的一位共同创始人的故事就是一个好例子。他拥有令无数人羡慕的哈佛本科学位和牛津硕士学位,但是他却告诉我,自己的很多哈佛同学如今依旧待业,或是在咖啡店打工。并且,他在牛津读MBA的大部分同学来自“非着名”大学。我要说的事实就是,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。我见过许多来自公立学校的优异学生,他们肯定会在人生中获得成功。所以说,好的学校其实是适合您孩子的学校,是能令他快乐,并激起他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学校。所以,与其过分关注学校的排名,不如全面去考察这所学校是否适合自己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兴趣,确保这所学校提供足够的学术、体育、艺术和课外项目来满足成长中的孩子的大量好奇心和需求。
误区之二:过于关注学业成绩
不少家长们常说,成绩、分数对于孩子而言是重要的。他们相信这是衡量学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。但这令我想起自己高中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:“这个是由拿B+的学生在运转的。”当今上大多数商界或政界名人,都不是A+型人才,而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能够灵活运用人际关系。
在这个竞争激烈和发展迅速的时代,一个人需要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,拥有强大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成功。也就是说,情商(EQ)比智商(IQ)更重要。有些孩子非常会读书,但缺少社交能力,就很难在当今社会大展身手。一个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的人,再有智慧也很难受欢迎。无论是雇主,还是高等院校,都希望招收多方面发展的、有想法、有趣的孩子。
我在担任康奈尔大学BC省校友招生委员会的主席时,曾面试过许多分高而无趣的孩子,除了单方面发展的学术成绩以外,没有其他地方吸引面试官。希望同学们,尤其是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业上的同学们明白,在大学中真正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应该只有30-40%,其余60-70%的时间用来发现自己是谁,开发潜能和兴趣,做一份兼职,并体验赚钱的不易,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,多创造与该领域人士见面交流的机会,为自己搭建未来的人脉。这一切并不是说分数不重要、学术不重要,更不是说学生可以不努力学习。而是说,孩子应该在学术和其他活动之间维持平衡。学会团队合作也非常重要,因为当孩子走上工作岗位时,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时靠自己的力量单打独斗,还要理解和顾及其他团队合作者及老板的需求。
误区之三:全权掌控孩子的时间
有些孩子的时间安排其实比大人还要紧张。很多华人家长都知道,要让孩子在未来的报考名校竞争中脱颖而出,需要在文艺或体育方面有特长,于是往往从小给孩子安排很多课外活动,体育、绘画、音乐、演讲辩论、学习第二甚至第三门语言等等。过早给孩子安排过多的课外活动,很有可能适得其反。孩子缺乏游戏玩耍的时间,压力过大,容易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。孩子需要做回真正的孩子,对他们来说,闲暇和玩耍的时光和课程学习一样重要。
家长对子女的过度掌控,不仅体现在小孩子身上,更体现在高中生,尤其是要报考大学的孩子身上,他们往往需要学至少一样乐器、学画画,参加体育活动、社区服务、俱乐部,在某些团队中担任领导职位,上AP课、准备SAT。少数孩子能够承受这样的压力并获得成功,但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,往往会有两种结果:1.精疲力尽;2.失去独立的个性和热情,成为学习机器人。这些都只会伤害到孩子。举例来说,在面试过程中,我曾遇到一位申请康奈尔大学的学生。当我问他生活中有什么兴趣时,这个孩子带着一脸疑惑,要求我重复刚才的问题,并表示自己的生活中没有别的兴趣,因为父母要求他专注于申请大学。读者可想而知我是如何将这次面试内容反馈给康奈尔大学的。
所以,对于孩子来说,充分参加课外活动很重要,但父母需要孩子的生活平衡,有足够的时间享受生活。我曾与一些私校和大学的面试官讨论过,什么样的孩子是真实、有趣、有热情的。他们都不希望招收过于程序化、压力太大的孩子。所以,让孩子获得生活的快乐,对于他们的学业成功也至关重要。
误区之四:全方位护航
全方位护航型父母,指的是那种一直盘旋在子女头顶,一旦发现子女遇到麻烦,立刻冲下来救助的家长。换句话说,就是保护过度。在某些人才就业市场,甚至能看到父母陪伴孩子去面试。当然,我们从未听说这样的孩子被录取的例子。加拿 大 家 园网
一些家长很怕看到孩子失败,因此愿意做任何事情去避免孩子受伤。我在自己工作过的私立学校,曾亲眼看见家长背着孩子的书包送他们来学校,或是在午休时送来午餐,坐在那里看着孩子吃完,然后带走空饭盒。走出象牙塔后,现实生活并非如此温和。这些家长并未给孩子铺设成功之路,反而是用溺爱造就了一个不现实的,结果只会害了孩子。
误区之五:将人生期盼投射在孩子身上
长期在父母深切期望之下生活的孩子,其压力之大,可想而知。他们的人生职业道路似乎已经被安排好了:成为一名医生、律师或银行投资家。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是好事,但是到了后,孩子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。家长应该扮演的角色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热情和兴趣。在家长的指导下,由孩子发挥自己的潜力。我的父亲是一个商人,他希望我成为一个银行投资家或理财顾问;我的母亲是一个小学老师,除了鼓励我去顺应内心的热情之外,不对我做其他的要求。而我现在做的就是我爱的事情,帮助家庭和学生做他们重要的决定,并规划自己的梦想
美嘉教育官方微信
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公众微信号 meijiaedu 相信专家的力量!美嘉教育官方微博
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专家的力量!